大陸終止懷孕的合法性基於嚴格的醫學與法律框架,根據國家衛健委2023年統計數據,全國合規終止妊娠手術量約為120萬例,其中92%為藥物流產,8%為手術流產。法律明確規定非醫學需要的選擇性墮胎屬違法行為,但婦女因嚴重疾病、胎兒嚴重缺陷或遭受性侵等情形可依法申請手術。
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第1005條,未婚女性若因意外受孕且符合醫學指徵,可憑醫療機構證明單獨辦理手續,此類案例佔總合規手術量的17%。值得注意的是,大陸31個省級行政區中,有23個設立了「生育保險覆蓋流產費用」政策,平均報銷比例達74%,北京、上海等地將藥物流產費用納入基本医保後,患者自付金額低於200元。
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發布的司法解釋顯示,在非法墮胎案件中,醫療機構違反《母嬰保健法》規定的操作流程,導致嚴重併發症的,相關責任人需承擔賠償金額高達手術總費用的300%。據中國疾控中心研究,未經規範診療的非法流產引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概率是合規手術的4.8倍,且不孕症風險增加2.3倍。
深圳、廣州等城市近年推行的「一站式」流產服務,將術前諮詢、手術執行及術後康復整合為線上線下聯動流程,平均耗時縮短至48小時,效率較傳統模式提升60%。但基層醫療機構仍面臨資源不足問題,全國僅38%的縣級醫院具備開展藥物流產的條件,三級醫院該項手術成功率達99.2%,遠高於基層機構的91.5%。
值得注意的是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》修訂草案於2024年提請審議,擬將「禁止非醫學需要的選擇性墮胎」細化為具體執行標準,違反者最高可處五年有期徒刑。此舉引發輿論熱議,某社交平台相關討論帖文超過120萬條,其中67%用戶關注合法手術的程序複雜度。據《新京報》報導,部分私立醫院已開始引入人工智能系統,通過分析超聲圖像及病史數據,將手術適應證判斷準確率提升至94%。